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热钱在干嘛?

发布时间:2011-03-16

 尹宇

    据央行统计,我国20111月份本外币各项存款减少323亿元,而当月新增本外币贷款却依然高达1.11万亿元。一些银行人士认为,在今年1月份新增贷款仍居高位的情况下,存款竟出现下降,这种情况非常少见。最大的可能就是:境内的热钱增加了。

    对于普通人和投资者来说,热钱很不地道,它推高了物价水平,扰乱了正常的投资价格;而对于投机者和金融市场经纪人来说,热钱无疑是一道福音,为他们打开了盈利的空间。

    “热钱是干什么的?我国境内存在的热钱主要由社会闲散资金、专业投机基金以及国外某些目的性很强的基金构成,通过市场的汇差或者利差等种种价格差,以赚取投机盈利或干扰物价和经济稳定运行为目的的投机性短期资金。国家外汇管理局2月份披露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净流入热钱”255亿美元,占外汇储备增量的7.6%,占当年GDP0.6%2003年至2010年的8年时间里,热钱合计净流入近3000亿美元。

    与正常投资相比较,热钱并不关心实体经济长期发展的可持续性,在全球市场中寻求高收益才是原始动力和最终目的。当然,在寻求高收益的同时,也必须承担随之而来的高风险,这就要求热钱对包括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甚至世界经济金融现状和趋势,对各个金融市场汇差、利差和各种价格差,对有关国家经济政策等各种信息高度敏感,并能迅速做出反映。在有机可乘时迅速进入,在风险积累之初便瞬间了结盈利。也正是这种操作手法和风格,表现出热钱极大地短期性。

    对于一个市场来说,没有投机是不正常的,因为投机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场起着润滑的作用。然而热钱将资金主要集中于有价证券、房地产、货币市场的炒作上,既不创造就业,也不提供服务,具有极大的虚拟性、投机性和破坏性。

    对比起目前我国的GDP规模,虽然热钱的占比小而又小,但仅是如此规模的热钱就能通过各种具有杠杆效应的金融工具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其中,房地产市场价格数年来狂飙突进式上涨的背后,恐怕热钱出力不小。尤其是当前我国缺少有效的投资渠道,民间资金无利可盈,扎堆买房,以房价上涨作为资金的盈利点,从而彻底坐实了热钱之名。

    国内热钱推高了房地产市场,海外热钱则是彻底推高了物价。除了操纵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向有关国家定向输出通货膨胀以外,海外热钱的大量涌入,还会加大外汇占款规模,影响货币政策正常操作。热钱额度流入,占用了基础货币的投放额,这就迫使央行在公开市场上运用央行票据进行冲销,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货币政策的操作成本,同时也使得我国货币政策主动性不断下降,货币政策效果大打折扣,增加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虽然热钱给我国物价稳定、经济运行带来了不少问题。但我国目前实行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及资本项目管制制度还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住了热钱造成的负面影响。而在资本项目开放的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热钱的肆虐甚至能将一个国家数年的经济成就毁于一旦。1998年金融危机,便是始于热钱对泰铢的炒作。泰国在1997年前奉行高利率政策,大量热钱涌入泰国,泰铢贬值后,热钱迅速逃逸,使泰国的经济崩溃。2002年,阿根廷债务危机更是国际热钱炒作汇率的典范。

    在笔者看来,当前,由国际热钱造成的输入型通胀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国内热钱炒完房地产又炒农产品的现象也值得思考。对于国际热钱,可以将其投机范围限定在某一便于监管,对实体经济影响不大的领域;而对于国内的热钱而言,则需要创造更好的投资渠道,为民间资本正名,让其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西南大学)

    (文中观点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指导建议)